公共卫生及传染病工作计划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考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我国把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 2 种,乙类( )种,丙类( )种。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新规定,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 )埃博拉出血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拉沙热、裂谷热、西尼罗病毒等新发输入传染病人和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小时内报告。 3、( )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及疑似病人后,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4、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各项制度,包括:传染病诊断制度、网络直报制度、登记与报告制度、( )、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管理制度、( )、对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进修生等开展培训制度。 二、判断题: 1、《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 3 年。( )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传染病疫情报告率”的计算公式是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发生传染病病例数×100%。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订正和补报传染病报告卡的情况包括漏报、填卡错误、病例诊断变化、病例死亡。( ) 第 1 页 共 2 页 4、传染病责任报告人为公民、医务人员、社区及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 5、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 6 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6、对于 14 岁及以下孩子发生传染病时,除了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外,还须填写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学校名称。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