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观后感 曾经能够与美国两分天下的苏联,在短短十余年内,从兴盛走向衰败,最终沦落到亡党的境地,不由使人扼腕三叹。如此重大转折之中,必定包含着历史的必然。“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方能明得失。” 大型专题历史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通过具体形象的历史内容,以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惨痛历史过程和确凿的历史事实,向一切善良的人们揭露他们是谁,他们用什么手段瓦解了苏联共产党。有很强的说服力,让我们主动地认识和科学地借鉴世界各国历史,特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对于苏共亡党的原因,我国理论界已谈论很多,如帝国主义的颠覆破坏和和平演变活动;苏共长期拒绝改革开放,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的经济滞带和落后;还有后来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等等。但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事实,就是苏联共产党不仅跟国内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这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历史的真相有些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湮没,也有些会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展越来越清晰。中国有句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可否认,苏联曾经取得的辉煌是社会主义的辉煌,那样的辉煌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之颤抖。但苏共从立党为公变成执政维私,这才是其自取灭亡的根本之所在。党的领导人及其高级干部尽享特权、贪污腐败,人民公仆心中再也没有人民的利益,而满眼全是私情私利,自然也就成了人民的公敌。 中国共产党人踏着腐朽阶级的尸骨,也在苏共血与泪的教训中印证这个道理。这样的论述铺天盖地频频映见于我们的眼帘,这自然说明了我们的党在苏共亡党之后所感受到的切肤之痛也令人欢欣。然而我们依然不得不警惕,促使苏共亡党的那些幽灵也或许若隐若现的也游荡于神州大地之上。口号喊得响亮是容易的,春秋战国时代不就出现了“民贵君轻”的论调,哪一届封建皇帝不是口里嚷着“以黎民百姓”为重。当然他们第 1 页 共 9 页图的不过是社稷江山万代,可是历史上的官逼民反,血雨腥风难道还来得少吗。 套用那句说烂了的话就是共产党应该奉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或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大的教训依然不过是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中国社会能否稳定发展,关键在乎能否打破官僚阶层、权贵主义、新兴资本家以及外国资本势力的壁垒,真正让老百姓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论是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