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对于以后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这节课我大胆利用“猜想和验证”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思考并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必须的基本素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之后,并在已有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通过商不变的性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的复习,帮助学生意识到商不变的变规律与新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让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大胆猜想,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说出自己的想法。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手让学生操作、观察、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动手操作三张长方形得纸条,把它们平均折成 2 份、4 份、8 份,取其中得 1份、2 份、4 份,涂上颜色,并用分数表示,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典型性、多样性、深刻性、灵活性。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先进行基本练习,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在学完整个新知以后,在进行综合练习,巩固提高。通过应用拓展,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0 除外的环节设计。在学生 归纳出分数的基不性质后,缺少 0 除外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判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 0,让学生通过练习,马上想到 0 不能做除数,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 0,引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 0 除外,突破难点。 当然,本节课出现的问题也很多:首先,在验证、交流环节学生们参与率并不高,好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普遍是无从下手,有的学生还问:“老师,你的图上是正方形的,我们怎么能用长方形的纸条来表示呢?”在交流时也不主动,很多学生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其次,猜想的验证过程过于单一,只采用了折长方形纸条的方法来验证,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如画线段图、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