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在行知的路上》读后感VIP免费

《走在行知的路上》读后感_第1页
1/3
《走在行知的路上》读后感_第2页
2/3
《走在行知的路上》读后感_第3页
3/3
《走在行知的路上》读后感 遇到成长的自己——读杨瑞清的《走在行知的路上》 学校给青年教师一本杨瑞清校长写的《走在行知的路上》,要求暑假里读完。 说实话,我到最近才拿起来好好读完。在阅读上,我还是有点挑剔的,首先文学类比较喜欢张晓风、丁立梅、龙应台式的散文以及最近比较现代的都市小说,其次教育教学类的我比较爱读王君、余映潮、王崧舟、黄厚江、肖培东等最近比较热门的语文教育学者,再次就最近研究专题类的我读的比较多的是潘新和、管建刚、何捷等写的一系列写作教学书籍。这本书,看了个目录就放下了。 可当我再次拿起,用一个下午细细体会时,我被杨老师的精神折服,我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跪倒。 阅读就是遇到另一个自己,而我也在这本书中遇到了成长的自己。 杨瑞清校长,第一届 78 高考生,当时优秀的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可以趁分配工作之优势,找到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而他选择了践行行知精神,胸怀行知教育的理想,扎根农村,将浦口的一所农村小学,办成了每年要接待世界各国学校参观、学习的世界名校。 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让这个年青人放弃晋升的资格,放弃升迁的机会,放弃高等学历的获得,一切为了心中的那份教育理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创造教育法和师德思想在杨瑞清校长的求学以及办学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读完这本书我还看到了不同的自己。 遗憾的自己——没有农村教学经验 在杨校长的书中,农村小学的教育是清苦的,但又是快乐的,那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得以实践的最佳基地。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美好的教育资源,那里的学校建设靠的是农民的集资,那里的孩子们可以干农活,可以种苗圃,他们可以进行“柿子节”,可以不做家庭作业,但他们在未来的中学中都比较有潜力,那里的老师有师能更有第 1 页 共 3 页师德,他们不仅要让学生不留级更要去参加农村扫盲活动。 我是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城里教书的老师,虽然之前听到的农村学校的一些反馈是不尽如人意的,但看了这本书后,真心想去农村学校呆上两年。 我的支教申请,年年都上交,也曾抱怨学校的不通融。现在想想,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也不一定非要跑到农村学校去。反观自己的 13 年教学经历,我不是也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也走着跟杨校长一样的成长路么。 幸运的自己——拥有行知教育思想 我还是挺幸运的,一直实践着这种理念。 在写作教学上。用旅行教游记写作,用养植物教观察写作,用日记来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走在行知的路上》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