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陆犯焉识》有感:熬过黑夜的力量 --读《陆犯焉识》有感 原创:瑞媛 《陆犯焉识》是本让人不眠不休一睹为快的书。之前看过由它改编的电影《归来》,觉得很深刻、很感动。于是特意找来书读,待读完书后才觉得,《归来》的滋味不及原著《陆犯焉识》的十分之一。 电影由于篇幅问题,把主人公陆焉识前三分之二的人生都删减了,使得原著对人物性格及命运的刻画几乎为零,于是就变成了一部仅仅只表现相融以沫的中年夫妻在特定时代的感情的戏,实在是让人遗憾。电影相对于原著来说真的只是冰山一角,但让人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便如此也已让人感动不已,原著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一、 主人公陆焉识,倜傥的留美博士,通晓六国语言,天生聪慧、博览群书且有担当。幼时放学回家,家人不在,便在家门口看书背下半本字典;留学时看过马术比赛的书,就能在关键时刻挑出最好的那匹马带着自己逃命;读过修钟表的书,就能修理欧米茄;在劳改中随时搞发明,甚至逃亡路上他也能发现含有淀粉的草,从而报告政府救助饥民。 他不像出国镀金的普通富家子,他的论文多达十几篇;他的课堂生动有趣,总是爆满。战乱丢失了教材,他却可以照常上课,因为教材都在他的脑子里。 他最独特的能力是可以把在脑子里写就的东西,随时随地一篇篇调出来修改润色,然后再次一篇篇按顺序储存进去。他的大脑宛如一台有着超大储存空间的电脑,他的方法可能比现今流行的思维导图还高超……他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非凡才能的高级知识份子。 二、 然而,无论你有着怎样的才能,无论你有着怎样的生存能力,在时代的浪潮面前,你都如蝼蚁般渺小。 日寇来犯之初,舆论分为两派。一派主和。他们认为侵略第 1 页 共 14 页战争是放火,被侵略一方应该救火,而不应该用抵抗战争去火上浇油,他们充当着在国、共,学生、政府,中、日之间拉架的角色。另一派主战。把他们打回去。 陆焉识主张的救火方式是放火,他从那边烧过来,你主动从这边烧过去,火挡火,倒可能烧出一片安全区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那两派常常互掐,陆焉识的立场就是其他两派争取的对象,不是被这派高调的内定为自己人,就是被那派亲如手足的兄弟当枪使,从而奠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三、 陆焉识=路焉识。我们又如何识路呢。我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有朋友写的书评,他认为陆焉识的悲剧人生是管不住自己的笔和嘴,不懂入世哲学导致的。 与友争辨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我居然不由自主的流下泪来。不知是为友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