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灌口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5 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是基于我国国情和遵循城镇化规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山东各地坚持城乡统筹兼顾,积极探索了一些推进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性互动的有效模式,如“南山模式”、“寿光模式”、“城阳模式”,非常值得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借鉴。 一、山城企区(园区)一体化的“南山模式” XX 省 XX 县区南山集团(行政区划为南山村)的前身是前宋村,改革开放前全村共 4 个生产小队,260 多户,800 多人,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山村。山是秃山,路是土路,地是人均七八分,房子是传统的三间半,人是地道的庄稼汉。如今,南山已发展成为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村企一体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的“农民新城”,职工近 4 万人,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教育区、休闲娱乐区、旅游风景区栉比鳞次,错落有致,村民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城市居民的转换,过上了劳者有工、居者有楼、少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先后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表明。经济发展是牵动城镇化的火车头,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发动机。这一点,在南山集团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南山城镇化的基础正在于其通过“村企合 一、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而积累起来的强大经济实力,第 1 页 共 10 页南山城镇化与其以产业的集群化、链式化为特征的工业化实现了良性互动。 南山“村企合 一、以企带村”经过了“村集体经营工业,以工兴村”和“企业经营农村,以企带村”两个发展阶段。1978 年,时任前宋村第三生产小队队长、现任南山集团董事长的宋作文,带领小队群众去东北,贩运了一车皮木材,赚了 5000 元。靠这当时被认为是投机倒把的 5000 元钱,办起了工副业,从糊水泥袋、制石棉瓦等手工活做起,后来逐步上了玻璃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