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考点9 细胞呼吸 一、基础小题 1.(2024·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模拟)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②阶段无ATP 生成,第③阶段生成较多的ATP C.第①②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供应原料 D.第③阶段所用的[H]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第③阶段是[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须要酶的催化,A 错误;第①②阶段产生少量的ATP,第③阶段有大量ATP 生成,B 错误;第①②阶段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供应原料,C 正确;有氧呼吸第①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第②阶段丙酮酸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H],因此第③阶段所用的[H]最终一部分来自葡萄糖,一部分来自水,D 错误。 2.(2024·贵州贵阳5 月适应考试)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相宜环境中进行相关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持活性需将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 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产生 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氧的消耗量加大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不变更线粒体的耗氧速率 答案 A 解析 线粒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有肯定的渗透压,因此为保持活性需将提取的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A 正确;小鼠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发生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不产生CO2,B 错误;线粒体中只发生有氧呼吸的其次、三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C 错误;降低温度会使有氧呼吸过程所需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线粒体的耗氧速率,D 错误。 3.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叶绿体的细胞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须要呼吸作用供应能量 C.动物停止呼吸作用就不能合成ATP,作为生命基本特征的新陈代谢就此终结 D.呼吸作用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需有水和氧气的参加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 2 - 答案 C 解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如蓝藻等原核生物,由于存在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仍旧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 错误;叶绿体合成的ATP 供暗反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