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两头 备出实效 特级教师于永正有个“隐性备课”的概念,讲的是功夫在教案之外的道理。备课一定要备好两头,一头是教学目标,一头是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是教学终点,学生学情是起点,如何从起点上台阶式走向终点,落实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才是真正有效的备课。(一)指向文本关键处---研读文本备课首先教师学会“研读文本”,即钻研教材。要有语文专业知识水平,能找出文本的关键处。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指向关键处才是永恒的要求。没有实实在在的文本研读,跨过教材本身做许多的引申和发挥或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那种感悟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是肤浅片面的白话。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呢?只有对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把握,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课上才可能做到运用自如,心里有底,对学生的学习才有语文专业的导向性,该肯定的敢于肯定,该否定的敢于否定,不至于语文课堂上理解、关注有所偏颇。俗话说“深入浅出”,就是指向文本关键处,钻研透教材后方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二 )把握教学起点——备学生学情裁缝师傅为客人做衣裳前,总是先给客人量量身高、肩宽、腹围等,问问客人的职业情况,了解性格特点……一切从客人出发,做到全面了解才决定设计款式、动刀裁剪。这样的“量体裁衣”,不就是我们现提倡的“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吗?所以,要想使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就得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1、找准整体学生的学习起点。2、顾及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会因各自生活经验的差异,现有知识程度的不等在学习中表现出个别差异。教师的备课设计就要有一定的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帮助其实现个性化发展。如:现在许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开放性地设计题型多样、深浅不一、选择性强的作业。有的练习册上就有。有简单积累的、练习运用的、实践拓展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这样的备作业就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了作业的质量。(三) 实现教学终点------备教学教法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了大家最“时尚”的首选。但有些教师现在教学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了,该训练的也不敢训练了。特别是提到合作学习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一点很重要。现在好多课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