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校“五步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焉耆县第二中学教师:赵常洋【摘 要】本文通过“五步”教学法落实了新课程地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五步”是指:复习旧知、激情导入、自学新知、检测新学、巩固新知。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五步教学法 由复习旧知—激情导入--自学新知一检测新学一巩固新知构成的五步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五步教学法既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任何理论、方法或模式只有和各学科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下面就在地理新授课教学中所实施的"五步教学法"的一些经验、体会做以下说明。一、关于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是地理教学 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如 教学 《地势和地形》一课,在讲授新课之前, 教师 可先带领学生复习前课有关人口众多和多民族大家庭等内容。复习后 教师 可给学生指出:上一节课,学习了“人口和民族”,在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地势和地形便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二、关于激趣导入。从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来看,共同的特征是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最佳导法,使导入富有启发性、灵活性和趣味性。1、充分利用学生年龄的特点,设置情景、扮演角色。如在学习“天气的变化”一节时,教师采用模拟主持人的形式,让学生播报天气预报,活动中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到台上表演,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适时的鼓励同学们要学好天气预报知识长大后当一名出色的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在以上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增强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2、引用资料,采用悬念导入法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 课时,教师采用悬念导入法,引用一种发人深思的语调叙述一段历史故事:“有一群被捕获的奴隶,奴隶贩子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把他们用一个个索链锁起来,甚至用钢丝从他们的肩胛骨中穿起来。然后囚禁在牢笼之中,等待运往美洲。”故事结束了。从学生严肃认真的表情中看得出在同学们脑海里一定有很多问题。(这些奴隶是什么人?是黑人吗?他们的故乡在哪?)同学们带着悬念思考着,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种以悬念作为导入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对本课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三、关于自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