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喜花—民间剪纸艺术教材分析 :《新年喜花—民间剪纸艺术》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本节内容主要以剪纸艺术为主题讲述剪纸的起源、发展、工具、基础技法。让学生更加充分了解民间艺术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从事我国民间艺术奠定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初二学生对于剪纸艺术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正是开启其学好本课知识的一把钥匙,并且处于这时期的他们头脑活跃想象力丰富自我探索意识强烈,创造欲强。但对于剪纸的系统知识比较缺乏,所以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启发和鼓励就能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剪纸基础知识等有初步的认识,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激发学生创新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较好的掌握课堂所学剪纸知识和技法,实现课堂展示及课外剪纸作品展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过去和现状,唤起学生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兴趣,为从事我国民间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工具:剪纸作品若干、多媒体课件、铅笔、小刀、橡皮、剪刀、剪纸、彩卡 教学重点:理解和把握剪纸基本的剪纸方法、步骤、及纹样设计。 教学难点:对剪纸造型装饰手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剪纸艺术作品的创造。 教学过程设计:针对本课内容、要求和特点,我采用教师剪纸作品展示导入课堂的方式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巧妙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运用课件播放结合教师精讲介绍剪纸知识,欣赏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师课堂剪纸技法、步骤演示,在演示中用浅显的语言详细介绍,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并鼓励和启发学生进行创作性的练习,然后进行当堂剪纸作业的训练,在学生练习中引导学生领会课堂所学知识,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剪纸作品创作思路和方法,发挥其想象力完成作品。最后进行学生当堂剪纸作业的展示,评述并整合全班学生剪纸创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进行总结。具体教学环节和策略如下: 1、课堂展示导入新课:教师以平稳、微笑的神态注视学生,用神态与学生交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非常好看的艺术作品,大家想不想看一看是什么?生:想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展示剪纸作品)生:剪纸 师:大家说的对,那么有那位同学知道剪纸是什么时候就有了?剪纸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