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乐至县全胜乡初级中学余应绪课程改革是人们有意识地为改进原有的课程而进行的变革,往往涉及学校体制的变化和对课程的全面修正,其基础是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或方向性调整.课程改革的实现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支持系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它关系到课程的实施,为新课程理念的实现奠定了资源上的支撑.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一般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也指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一切资源.它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如教材、学科知识等.而从广义上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为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充分展示提供了背景和基础.课程资源不是课程本身,对于课程则意义重大.犹如有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就具有潜在的矿物生产能力.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价值,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数学课程资源可以是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报刊杂志、各种标牌广告、谚语等.还有自然风光、乡土资源、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都可以成为数学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数学教育发展和新世纪数学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是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它关系到课程的实施,为新课程理念的实现奠定了资源上的支撑,对于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为基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合适的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点之一.为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途径来进行.第一、由课内向课外开拓,由课堂教学所遭遇的实际而引发开去,探寻课外学习资源,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可以由书本知识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和生命;也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上升到更高层面进行探讨等.第二、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以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把它们纳入课程学习的视野;可以以国际国内发生的包括现代传媒技术所呈现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充分利用报刊、图书、影视、网络等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以教科书中涉及的有关重要议题特别是“综合性学习”设计的课题为研究主题,调动、发掘校内外课可利用的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等,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给与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三、到大自然中去探求数学学习资源;可以到家庭中发掘数学学习资源;可以到校园、社会中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和活动中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以专家、学者、教师为数学学习的课程资源,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第四、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第五、鉴别、积累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主导作用,这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因为课程资源开发出来以后,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显示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因此,作为课程实施主要途径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把课程看作是教师参与其中的,让学生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意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关键的是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在主要内容的导图与导入语”和“研究性课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