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个案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学困生个案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一、基本情况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先天遗传因素不同,而且表现在人的后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区别,因而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学生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学习上就出现了学困生。 有效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师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两极分化现象更为突出。教师面对 60 多人的大班,既要忙于教学又要忙于班级管理,加上课时任务紧张,常常疏于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前期通过对我班 63 名同学的学习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发现,20 名左右同学学习习惯非常好,20 名左右同学学习习惯较好,10 名左右同学学习习惯一般,13 名同学习惯很差需要改正,而且我们还发现,这 13 多名学习习惯很差的同学无一例外都是学困生。 关鸿羽教授在他的《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书中谈到: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凡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学习习惯也不好,所以成绩好坏与学习习惯有直接关系。由此,面对这种问题,面对这样一个相对较大的弱势群体,我校提出了对一个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个案研究作为目前我校师生亟待探讨、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进展分析 1.观察发现 这学期开始,新接手二年级的学生,发现我班有一学生的作业写的很乱,而且准确率较低,他是我班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曹__,平时作业很少能按时完成,而且错的很多。单元测验的成绩常常挂红灯。即使第二天作业交上来了,也是想应付老师草草了事。他常常是被老师留下来补习,补习时是会了,可是第二天再问同样的问题又不会了。曹__做事很慢,比如在抄一些习题时,光光只是抄题目就要比别的同学用的时间长很多。第 1 页 共 3 页这可能与他的学习习惯有关,是一种懒散的表现。 2.与曹__接触 除非上课时间去教室,否则很少能看到曹__。他是个贪玩的学生,似乎从来不为自己的学习而急。和他的接触中,我试着以他的作业为切入口,观察他的学习的行为习惯。并了解到他的父母很忙,很少辅导他写作业,所以他每次的家庭作业都完成的不尽人意。当我每次在问及作业情况时,他都含含糊糊的,不知所云。每次补习都少不了他。他好像很喜欢玩吸铁石,甚至上课手也不老实,自己老走神,情不自禁地摸出东西来玩。有时上课时也会不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