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教学的语文导航式阅读实践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今天,人类正步入对话的时代,对话逐渐成为人们的生存状态。对话教学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对话教学中的对话,不限于纯粹的言语形式而是师生双方精神敞开的互动交流。对话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教学关系。对教学而言,对话意味着交往,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对话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对话的教学关系,也是未来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现在许多教师却不能充分认识对话式教学的实质,简单的理解为只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是对话式教学,而不考虑是否真正启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体现了追问和启发的精神。在课堂上为了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专门提问一些事实性的、记忆性的,却根本无须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表面上看去整个课堂是热热闹闹,而事实上只是为问而问,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没有真正展开,进行的是无实际意义的“对话”。因此,本课题组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平等对话关系的有效确立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们从此处着眼试图结合现代教学理念,重新认识阅读关系,共同亲历阅读过程,拓展丰富阅读时空,和学生、和文本在“平等对话”中进行“开放阅读”,努力构建“导航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充分的语文阅读实践,切实提高阅读能力,畅游在广阔自由的语文的“海”里,达成语文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二、研究的意义1语文作为教育领域的重大学科,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1、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对现代教学而言,上课是对话,是交往,而不单纯是劳作;是艺术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