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第二课时耀州区锦阳路张郝小学 左鹏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唯一的听众”是谁?3、体会老妇人对年轻人的鼓励、尊重、关心与爱护,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自主学习】一、拼音读写小能手(看拼音,写词语)。)yí shì bào qiàn jiè yì( ) ( ) ( )liū zǒu zhuī wèn ɡē shě(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 yōu ( )久 ( )静 ( )愁 ( )美 yí ( )式 ( )留 怀( ) 转( ) qiàn ( )款 道( ) 镶( ) 拉( )【合作探究】1、“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我”有哪些变化?是什么让“我”发生了变化? 2、“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3、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与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他是聋子。‘我’为什么会忘记他是聋子?【练练测测】课内阅读: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1、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你如何理解? (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2、“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促使“我”这样做的动力是(老人的鼓励)。当老人夸“我”时,“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自信)的感觉。因此,当有人遭受挫折时,我觉得他最需要的是(支持、鼓励、关心),我会(告诉他这个故事)。【学习反馈】同学们学完了《唯一的听众》,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收获?(用一句话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