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学案例及评析马口镇 3509 学校 胡小娟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 P88—90 最小公倍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及求法。2、培养学生的迁移、判断、推理、分析能力。学会反思,学会合作。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迁移、判断、推理、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及求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学会欣赏他人。教学过程 一、再现原有知识结构 1、用短除法求 30 与 45 的最大公约数 独立完成,一人板演,集体订正。 师提问:怎样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评析: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课堂引入环节,实实在在利于学生再现原有知识结构,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做好了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二、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研究最小公倍数。(板书课题) 2、明确意义 师:你认为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生 1:两个数公有的最小的倍数。 师:说的很好,你很会扩写。(生笑) 生 2: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生 3:公倍数可以是两个数公有的倍数,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数公有的倍数。我认为应改成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师:太好了,谁能再说一遍。生说完师出示,齐读。 (评析:有了最大公约数的认知基础,学生很容易通过迁移实现对最小公倍数这一概念的自主建构。因此教师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补充完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探讨求法 出示:求 2 与 3 的最小公倍数。 师:你认为可以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 1:用短除法。(师板书:短除法) 师:oh,你会吗?(生摇头。受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的影响,直觉让他有此想法。这种直觉思维值得呵护。)暂时不会不要紧,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研究。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2: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但我暂时没想出来。(师板书:分解质因数) 生 3:,他们俩的方法太麻烦,我觉得把两个数直接相乘就行了。(师板书:直接相乘) 其余学生露出惊奇与赞同的表情。 师:你们认为他的方法怎样? 生 4:很简单。 生 5:用直接相乘的方法求 2 与 3 的最小公倍数是对的,但求其他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不一定对了。如 10 与 20,10×20=200,但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0。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