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思想品德课插上翅膀内江市资中县顺河场镇育才小学 刘毅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有些地方的教育管理者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思想品德课重视程度不高,有的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甚至是形同虚设。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和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广大执教者不仅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和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不能高效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而今正好时逢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必将推动现代教育飞速发展,为思想品德课插上翅膀。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把它运用于教学工作当中去。关键词:高效、趣味、课件、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教学正文:一、 分析思想品德课现状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叫《品德与社会(生活)》,国家虽然已经明确规定把《品德与社会(生活)》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区对课程的设置和管理也不完全相同,很难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比如在广大农村,限于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设备落后的现实,很多学校虽然“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对思品课的意义认识不足,“精心”安排了《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并且开足了课时。但是没有专业的思品课老师,大都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兼职”,而小学生无论是平时还是期末考试,《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均不检测,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也不重视该科,自然,思品课就成了摆设,形同虚设。很多老师都把《品德与社会(生活)》课上成了语文课或数学课。2、教考分离,学生不感兴趣因为学生知道,无论是平时还是期末考试,《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均不检测,所以他们对该学科的学习也不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有老师在认真努力的教学,课堂上的学生依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学习上根本就无法形成互助和竞争,更不用说什么主动学习了。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毋庸置疑,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两个文明并没有协调发展,这在社会生活中已经有明显体现了。党和国家也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在制定教育方针时明确规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可见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放在首位,坚持德育为先。二、信息技术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