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 2. 理解分析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 3.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领略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 古代文明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 拉比法典。教学难点:古代文明为什么产生 在大河流域;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产生于黄河流域。那么,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分别是什么?它们又产生于什么地方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过程• ● 课文引导 自主学习• 1. 自读课本。• 2 .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探究一:金字塔的国度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狮身人面像讨论:1. 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2. 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修建的?• 总结: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金字塔的建造,史书记载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造的,近来又有学者推断金字塔是外星人所为,要真正揭开金字塔建筑之谜,还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探究二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展示:《新月沃地》的历史图,学生分析“新月沃地”名称的来历。 1. “ 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 • 土地肥沃,农业发达,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A tooth for a tooth. ——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小组讨论】 “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它的实质是什么?• 归纳: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制定的。从法典的内容来看,奴隶主和奴隶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奴隶毫无地位可言。在阶级社会里,法律往往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来看,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统治。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探究三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结合图《古代印度》和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