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编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14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音的编辑》。一、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声音的编辑》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美妙的声音》第二节的内容。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适当的声音编辑软件完成对声音的处理。学生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利用goldwave软件对声音进行录制的技能,这节课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讲解如何对声音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饰,使我们的声音作品更加丰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能提高同学们的软件操作技能,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和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b5E2RGbCAP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由于我校的生源参差不齐,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了活动设计的兴趣性,活动要求的层次性。p1EanqFDPw三、教学目标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所以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DXDiTa9E3d1、会使用AVVCS、goldwave软件对声音进行变声和合成,完成声音的综合处理。2、在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对声音进行综合处理和正确评价作品的方法。3、激发创作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下面我接着谈谈本节课的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实施纲要》对初中学生的要求,我确定的1、教学重点:(是要求同学们)掌握对声音进行变声、合成等操作的基本方法。基于初一学生综合处理能力较弱,(我把)2、教学难点:如何增强学生对声音的综合处理能力。五、教法与学法《实施纲要》针对教学提出:要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螺旋式的设置教学内容,所以我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法突出我的教学重点,针对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和水平的参差不齐,我辅之以兴趣激励法、分层教学法,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实践探究、互动交流等学法来完成知识的建构。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RTCrpUDGiT六、教学过程本节课需要的教学环境有:计算机网络教室,音响设备,配备带话筒的耳麦,多媒体广播系统、本节使用的软件有:AVVCS、GOLDWAVE;拓展使用软件:声音马赛克、录音机、TOTALRECORDER、以及我为学生准备好的声音编辑素材库、上课使用的网页课件等。我的上课课件主要分为音乐之声、活动一、活动二、展示与小结,思考与练习和软件加油站六个部分,其中的“软件加油站”是用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自学文件夹,方便学生查找其他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5PCzVD7HxA本节课是一节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课,所以本节课我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五个环节:(一)情景表演,激发兴趣;(二)步步为营,探索新知(三)合作学习,自主创作;(四)成果展示,交流评价(五)课外延伸,完成建构.jLBHrnAILg第一个环节为:1.情景表演,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时间:3分钟)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得好:“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所以,我采用了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的方法引入新课。上课后,我告诉同学们,今天要请他们为一段电影对白配音,然后我邀请了男女各一名同学为电影《音乐之声》中的经典对白片段配音,在学生配音的同时,我悄悄的对两名同学的声音进行了现场变声处理,同学们在欣赏配音的同时会惊奇的发现女同学的声音变成了男声,而男同学的声音则变成了女声,滑稽的配音效果让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也让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于是紧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声音发生了变化吗?”,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让同学们在悬念中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xHAQX74J0X2.步步为营,探索新知(时间8分钟)活动一:声音变变变具体内容:男女两名同学组成一组,使用变声软件进行变声操作。在这个环节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运用兴趣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