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年近十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与运动学(选择题部分)1 / 4前言:力(物体间的作用)和运动(物体运动方式)是整个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在高考中所在的比重是越来越大!有两到三个选择题,必有一个实验题,必有一个计算题,总分值在高考中占45 分左右!本专题主要讲解高考中力与运动的选择题部分。一、常考的力(1)重力(2)弹力(3)摩擦力二、常考的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三、高考常考的力与运动在选择题部分主要是以下几种考法:1、 静力学(不考虑物体的运动)方法:受力分析,矢量运算;在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用代表力的箭头构建矢量三角形,运用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求解。(1)边角关系;(2)三角函数;2、 动力学(力和运动的定性关系)方法:受力分析,惯性定律;在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惯性定律的知识进行求解。(1)已知运动情况求力;(2)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3、 动力学(力与运动的定量关系)方法: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在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或功能关系的知识进行求解。(1)牛顿运动定律:F=ma (2)功能关系: FX=0.5mv2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15.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 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 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 ,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 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A.4μ mg B.3μ mg C.2μ mg D.μ mg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18. 如图所示, 在倾角为 30° 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 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 . 力 F 可按图( a)、(b)、 (c) 、(d)所示的两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 mg的比值,为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 = 0 时速度为零, 若用4321、、、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 秒末的速率, 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A. 1B. 2C.3D. 4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15. 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