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 题( 4 份)1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 ( 2 分)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 分)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6.(2 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D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 — 7 题( 4 分)【甲】 山居秋暝【乙】题破山寺后禅院王维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 .人心。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甲】诗中“空”字写出了山野的空旷寂静;【乙】诗中“空”字则表现了诗人此刻________的精神状态。(2 分)2.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两首诗都是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B.两首诗都运用了典故来表达志向。C.两首诗都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来写。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之情。长宁&金山1.心中尘世杂念全消(2 分)2.B(2 分)【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乙】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从诗歌形式上分,上面两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2 分)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两首诗作为山水田园诗,都描写了清新、宁静的优美图景。B.两首诗都反映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淸静隐逸生活的理想。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隐隐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D.情感表达上,甲诗在尾联直抒胸臆,乙诗则显得更为含蓄。闵行区1. 王维;五言律诗2.C ( 二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 题( 4 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