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高考语文《论语》选读2009—— 2018 年考题及评析2009 高考真题(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 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不想说话了。 ”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传述什么呢?”孔子说: “上天说了什么呢?春夏秋冬四季照常运行,众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1 分)答:举一反三(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 分)答: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2009 年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样卷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桀溺)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4.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 分)(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 分)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2.赞成孔子的观点。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承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赞成桀溺的观点。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2 2010 年浙江考试说明例卷中的论语题:(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