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阅读教学总结《语文课标》对小学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阅读浅近的童话、 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黄毅老师更是提出“每年的阅读量在15 万字”的目标要求。切实落实阅读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是我们应十分重视的问题。今学期,我校各年级都开展:“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活动,收到一定的效果过,下面谈谈本人的做法。一. 进行读书动员学生和家长只有在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动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 在实施阅读计划前, 在家长会上重点和家长们进行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指导”的探讨, 并请一位家长代表进行亲子阅读的经验介绍。然后在班上开展读书动员大会,通过举例说明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自己也现身说法, 给学生讲自己读书的故事。 请班中爱读课外书的小朋友,向全班学生演讲他们读书的乐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动员,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二. 创设读书环境教师要在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教室里设立图书柜,摆放学生爱读的课外书籍。走进教室,学生就会感受到浓浓的阅读氛围, 学生课余可以随时在图书角上翻阅自己喜欢的图书,享受阅读的愉悦。黑板报上专设读书栏目,如“我喜爱的名人名言”、“本周推荐书目”“我喜欢的词句”等内容。这些内容不定期地更换,源源不断地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参考和引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3. 指导读书方法三外阅读重视从扶到放的指导过程,重点指导学生精读和细读相结合。按月有重点地向学生推荐共同阅读书目,以便于指导阅读与交流。除午间 12:20-12:40 为自由阅读时间外,每天回家安排不少于半小时的阅读, 每周还抽一节课为大阅读课, 开始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尝试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读书笔记的具体要求是:每周 2 篇,每篇包括 10 个好词, 3 个好句。四. 推进“亲子阅读”亲子阅读是课外阅读活动得于顺利实施的保障,需要每一位家长都能为这一项活动出一份力。课外读物里的许多词语学生不能理解,要边读边与家长探讨读懂的。像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