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教育网 http://www.ht88.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有效教学探索《涉江采芙蓉》教案三维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3、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尤其是其中的爱情观和苦难观。教学重、难点: 1、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一路走来,我们读过屈原的《离骚》,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并没有真正停止了屈原的生命,借着《离骚》中芬芳馥郁的诗句,仿佛还能触摸到他的那颗滚烫的跳动的心。于是,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都有了丰沛而清洁的源头。我们还需感谢汉武帝,他设置了一个大规模的音乐机构——乐府,也许他只为了娱乐,了解施政效果,但客观上却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为后世留存了一个宝库。时间流驶,我们来到东汉末年,有一群文人,文化素养较高,他们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大量的风格独特,艺术成就很高的五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二、文本解读 本篇课文的结构框架“五个一”: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一串的真纯自然的举动,一声感人肺腑的叹息,来自一段深挚笃厚的爱情,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这首诗很简单,写了一人一时一地一境。首先我们就来欣赏诗人在诗首就为我们创设的意境,意境由多个意象组成,有哪些意象呢?一、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1、“芳草”的“兰泽”意象 兰与芳草指的是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同学们知道谁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香花香草?(屈原) 屈原对香花美草赋予善与美的高洁品性,又把穿着、佩戴、饮食香花美草比喻刻苦自修。屈原《离骚》中出现的“芙蓉”就是这首诗中的重要意象,我们来了解一下。2、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君子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质高洁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佳人之花: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