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希望上路》读后感 济水西关学校 卢继玲《怀揣着希望上路》原来是陈晓华老师发表在教育论坛上的一个主题帖,是他带高三的一年教育日记,后来被李镇西老师选编入《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陈晓华,网名“红袖”,现在是深圳育才中学高三的一名语文老师,也是“教育在线”下设的“班主任论坛”的首任版主。每读一本书,就觉得深深的愧疚。以前读书太少,这本书已经出版好几年了,时至今日,我才读到它,真有点孤陋寡闻。陈晓华老师在带了了一届高三重点班后,凯旋的号角音还没散去,他就临危受命,又接了普通班的高三(1)班。这个普通班,很有些“声望”。但是在危难之秋,陈老师挂帅上任,给了这个集体赋予了真诚的内涵和希望,也给这个集体注入了一汪活水,使之热烈起来,阳光起来。期间的苦闷迷惘,学生的浮躁焦虑,纪律的相对松懈,家长的厚重期待,模拟考试的不尽人意,陈老师顶着压力,始终怀揣着希望,艰难而沉重地面对阴霾,播散着温馨和煦的阳光。他和学生真诚互动,和家长互相扶持,在“教育在线”的呵护下,一路艰辛,蹒跚而执着,有欢歌有笑语也有泪痕和悲凉,但他希望始终没有泯灭,梦想始终在他和学生的心中高高地飘扬------ 以人为镜,才知道自己要学得多多,要想的多多,要做的多多。陈老师平和的心态,对爱学生爱的真挚,对教育的专注,都值得我学习。 一、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这本书中,陈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但对读书的执着,使他有一天能洗干净腿上的泥巴,走进大学的校园。到了大学,他努力地学习普通话,逼自己参加各种自己并不擅长的活动,其目的只是为了能使自己的能力在各项活动中得以提高。实习的时候,他因为谦虚好学,师生关系融洽,得到了实习学校的认可,顺利地留到了一个省级的重点中学。参加工作,他不甘现状,和几个老师合编了一本资料,虽然没有被发表,但在编资料的过程中却收获了友谊。后来在和他一起编资料的朋友的引荐下,他才来到了深圳市的育才中学。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成了深圳市的骨干教师。由此,他感慨万千,他在给学生的帖子中写道“平平常常的积累,也许和机遇无关,但没有平时的积累,即使机遇有幸光临,也只能和机遇失之交臂。”陈老师的故事,也告诉我:机遇,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有时只埋怨机遇垂青于他人,自己不想努力,只是盲目地期盼机遇光临到自己的身上,多不现实啊!其实,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机遇只是给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