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言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 2、语言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3、确定一个民族根本的标准是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 4、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称为“所指”。 5、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6、用什么音去记录什么义,完全是语言使用者约定俗成的,说明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7、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变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这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线性。 8、语言系统的多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其中最强的是语音系统。 9、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10、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多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为聚合关系。 11、应用语言学最早指的是语言教学。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 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称为结构主义的语言学。 14、语言系统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 15、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时,建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 16、普通语言学中的“普通”应理解为一般的。 17、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一张嘴不能同时两个字,说明语言符号具有离散性。 18、语音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现象。 19、音高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20、中国古代的传统语言学被称之为小学。 21、噪音是不具备整倍数的不规则的音。 22、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对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23、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 24、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5、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节。 26、声调取决于音高。 27、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 28、元音[o ]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29、辅音[g ]的发音特征是舌根不送气浊塞音。 30、构成各种语音片断的基本元素是音素。 31、[p,d,t,k’]四个音素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点是塞音。 32、划分音节主要依据语音的社会属性。 33、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位。 34、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亦叫音段音位)。 2 35、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亦称超音段音位)。 36、汉语普通话中的音位/a/中的变体[a]在韵母中出现的环境是在[-u]、[-ŋ]之前。 37、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