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PCR注意事项VIP免费

PCR注意事项_第1页
1/7
PCR注意事项_第2页
2/7
PCR注意事项_第3页
3/7
影响 PCR 的因素 [1] PCR 引物设计的原则 引物设计有 3 条基本原则:首先引物与模板的序列要紧密互补,其次引物与引物之间避免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发夹结构,再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点引发 DNA 聚合反应(即错配)。 具体实现这 3 条基本原则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如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产物长度(product length),序列 Tm 值(melting temperature),引物与模板形成双链的内部稳定性(internal stability, 用∆G 值反映),形成引物二聚体(primer dimer)及发夹结构(duplex formation and hairpin)的能值,在错配位点(false priming site)的引发效率,引物及产物的 GC 含量(composition),等等。必要时还需对引物进行修饰,如增加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引进突变等。根据有关参考资料和笔者在实践中的总结,引物设计应注意如下要点: 1. 引物的长度一般为 15-30 bp,常用的是 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反应[2]。 2. 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 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配。引物 3’端出现 3 个以上的连续碱基,如 GGG 或 CCC,也会使错误引发机率增加[2]。 3. 引物 3’端的末位碱基对 Taq 酶的 DNA 合成效率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末位碱基在错配位置导致不同的扩增效率,末位碱基为 A 的错配效率明显高于其他 3 个碱基,因此应当避免在引物的 3’端使用碱基 A[3][4]。另外,引物二聚体或发夹结构也可能导致PCR 反应失败。5’端序列对 PCR 影响不太大,因此常用来引进修饰位点或标记物[2]。 4. 引物序列的 GC 含量一般为 40-6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上下游引物的 GC含量不能相差太大[2][5]。 5. 引物所对应模板位置序列的 Tm 值在 72℃左右可使复性条件最佳。Tm 值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如按公式 Tm=4(G+C)+2(A+T),在 Oligo 软件中使用的是最邻近法(the nearest neighbor method) [6][7]。 6. ∆G 值是指 DNA 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该值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应当选用 3’端∆G 值较低(绝对值不超过9),而 5’端和中间∆G 值相对较高的引物。引物的 3’端的∆G 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引发 DNA 聚合反应[6]。 7. 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的能值过高(超过4.5kcal/mol)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体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