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政协建国 60 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 朋友: 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 vip 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 60 年,对时间掌舵者而言,就是一瞬间的眯眼,对一代代政协委员、致公党党员们而言,却是一辈子的生命,为普天大众人民开拓了广阔的前进道路,描绘出东方的璀璨。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党合作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特别是致公党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如自身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海外联谊等。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中国政协党员的精神里,我们读懂了燃烧的灵魂,读出开拓明天辉煌的艰辛。 一、组织发展历程和参政议政工作回顾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创造的统一战线组织。60 年来,人民政协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壮大,为国家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8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经过充分的筹备,1949 年 9 月 21 日至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进一步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与决策。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完成,但它作为民主协商机构和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多党合作制度遭到破坏,但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心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没有动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的合作关系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第 1 页 共 3 页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多党合作制度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不断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07 年 10 月,中共十七大再次重申,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60 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