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选择题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的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的出现答案:C2.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表明商周时期人们( )A.劳动工具的落后B.仍处于渔猎生活C.采用了言传身教方式教育下一代D.懂得不过度开发自然解析:题干材料“非时,不升斤斧”“非时,不入网罟”,说明当时人们懂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开采。答案:D3.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解析:从图片中“年”字的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从 B、D 两项中选择,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B4.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出土省份出土地点陕西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山东滕州、邹城山西平陆枣园内蒙古和林格尔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C.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D.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解析:从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出土的省份看,牛耕逐渐普及,由此可知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答案:C5.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把握能力。均田制指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的一种土地制度,这与材料中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和“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一致。故本题选C 项。答案:C6.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D.“市”突破空间限制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均田制的相关问题。由“唐代”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可以判断这描述的是均田制。均田制下,国家分配的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所以买卖国家分配的土地是违法的。“违法卖买”恰恰说明均田制受到破坏。故正确答案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