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强化练 第 56 练 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训练目标]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内涵。2.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基本主张、评价。小题精练1.“自乙未(1895 年)后,外患日亟,而士大夫顽固益深。戊戌春,佥壬(注:小人或奸人)伺隙,邪说遂张,乃著《劝学篇》上下卷以辟之。大抵会通中西,权衡新旧。”这段话的主旨是( )A.中体西用 B.托古改制C.民主共和 D.全盘西化2.张之洞说:“不可改变的是基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法律和制度;是圣人之道,而不是机器和工具;是人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那些奇技淫巧。”对张之洞这一说法分析错误的是( )A.主张复兴儒家为国家的道德基础B.主张采用西方的器械以备实用C.体现张之洞“中体西用”的观点D.说明张之洞积极倡导变法改革3.(2017·江苏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的侵略B.“受人凌辱”指的是中国甲午战败C.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D.作者认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4.(2016·昆山二模)1905 年,粱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A.进一步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展B.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延续C.适应了当时“排满”的反清革命D.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5.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A.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C.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6.(2016·淮安四模)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这反映康有为( )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B.反对美国式政治体制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7.(2016·宿迁二模)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窃闻与日本议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