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历史 3 月阶段性测试试题第 I 卷(客观题 共 30 分)本卷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诗经》中《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其耘,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 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2.《管子·海王》载:“今铁官之数曰……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然后)其事立。”这段材料反映出( )A. 铁制农具已为农家广泛使用 B. 铁制农具归政府统一管辖C.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D.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3.图 1 到图 2 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 1 图 2A. 铁犁牛耕的出现 B. 耕犁技术的成熟C. 精耕细作的开始 D. 单位亩产量提高 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①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 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 ③④5.白寿彝《中国通 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 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 B.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6.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 租佃式经营 B. 雇工式经营C. 田庄式经营 D. 自耕农式经营7.下列材料中,最能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8.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9.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