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五)专题十三~专题十五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五)专题十三~专题十五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15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五)专题十三~专题十五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15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五)专题十三~专题十五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15
阶段检测(五) 专题十三~专题十五(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8·镇江调研)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这表明他主张( )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解析 材料中“士之仕也”表明知识分子应重视仕而非耕,故 A 项错误;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与材料中“士之仕也”“士之失位”相符,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孟子关注重点是“士”,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孟子关注重点是“士”,没有涉及民本意识,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017·姜堰中学质检)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该思想属于(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解析 与材料中“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反映了墨家的尚贤思想,故 B 项正确;道家提倡无为,与材料中“欲其事之成”不符,故 C 项错误;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与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B3.(2018·南京、盐城模拟)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 )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解析 董仲舒把阴阳五行家等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东汉末年才出现道教组织,但董仲舒是西汉儒家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中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程朱理学认为……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表明两者的人性观有相似之处,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表明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三纲五常,故 D 项错误。答案 C4.(2018·南京、盐城模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五)专题十三~专题十五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