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学段考试历史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是指 A.让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皈依基督教 B.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国王恩典C.给西欧以外地区的人们带去西欧人的财富 D.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3.为了纪念英国杰出的机械师瓦特,现在许多家用电器的功率使用“瓦特”为计算单位。瓦特的成就是A.发明“珍妮机” B.改进蒸汽机 C.发明火车机车 D.研制电动机4.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 乃可益固。”洋务派的哪一活动符合上述思想A.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5.“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6.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实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发动了“大跃进” D.实施了“一五”计划7.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8.以下内容均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的重大史实,其中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是A.“人民公社好” B.“敲响大跃进的战鼓”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9.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供应(见下图 ),即政府对粮食、棉花、食用油等采取统购统销政策。对这一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保证了人民基本生活物资的需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