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6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科技文化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考纲考点一 \s\up17(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探索) 1.(2015·课标Ⅰ)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英两国,这是由于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迫切需要改变工业落后面貌而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排除 C 项;B、D 两项与史实不符。答案:A2.(2015·福建文综)下图为中国 1952~1960 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1957 年以后中国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而农业总产值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大跃进”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均与图片反映的信息不符。答案:D考纲考点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内改革 3.(2015·四川文综)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解析:解读题干信息可知,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该文初稿作者既听到赞誉声,也受到某些报刊的批评,且表示有了坐牢的思想准备,说明当时中国受“左”倾思想束缚严重,亟待突破,故选 B 项。从时间上看,此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两个凡是”仍然存在,社会舆论不可能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故A、C、D 三项错误。答案:B4.(2015·重庆文综)1982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