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有关资料一、萃取、分液2、分液漏斗的使用①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② 组装反应发生装置时,向反应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②分液漏斗下端不需插入液面以下。③ 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水。二、蒸(分)馏1、蒸(分)馏操作实验中所需的仪器有 。2、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的作用是 。3、蒸馏烧瓶下方垫上石棉网的作用是 。4、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 。5、冷却水进、出的方向是 。三、常见物质的检验:1、碳酸盐:取样,加入稀盐酸,若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测物中含有碳酸盐。 思考:1)如何进一步确定是正盐(CO32-)还是酸式盐(HCO3-)? 取样,加入水,如不溶,则一般为正盐;若溶解,再加入 CaCl2 或 BaCl2 溶液时,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为正盐,若无明显现象,则为酸式盐。2)能否将 CaCl2 或 BaCl2 溶液换成 Ca(OH)2 或 Ba(OH)2 溶液? 。因为 。2、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其它如棉花、化学纤维无此性质。3、NH4+:取样,加入 NaOH 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待测物中含有 NH4+。4、Cl-:取样,加入 AgNO3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 HNO3 溶液,沉淀不溶,则待测物中含有 Cl-。5、SO42-:取样,向待测液中加入 HCl 酸化,无明显现象时,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待测液中含 SO42-。6、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操作步骤: 1)、取一根铂丝(或铁丝),用稀盐 酸洗涤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或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 2)、用铂丝蘸取少量待测 物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为黄色则含 Na 元素,若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能够观察到紫色,则含钾元素。 注意:通过焰色反应来判断钾元素是否存在时,必须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进行观察,是因为 。四、溶液的配置及分析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1molCaCl2 溶于 1L 水中,所配溶液的 c(CaCl2)=1mol/L ( )2)286gNa2CO3·10H2O 溶于水中配成 2L 溶液时,c(Na2CO3)=1mol/L ( )3)0.56gCaO 溶于水中配成 1L 溶液时,c(CaO)=0.01mol/L ( )4)1gCuSO4 溶于水中配成 1L 溶液时,c(CuSO4) =1g/L ( )5)等体积不同溶质 B 的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质量越大,则 c(B)越大 ( )2、填表溶质 Bm(B)/gn(B)/molV(溶液)c(B)/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