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公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解析:选 B 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井田制则以村社为单位实行集体经营。据材料“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并结合所学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发展得出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故选 B 项;“村社”强调宗法血缘,以家庭为单位体现了宗法血缘的削弱,排除 A 项;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 C 项;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国家的户籍制度不是土地制度,排除 D 项。2.(2019·山东济南一模)周襄王七年(公元前 645 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 )A.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B.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C.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D.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解析:选 A 材料“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士兵作私田”和“向私田征税”说明逐步承认土地的私有性质,故选 A 项;据所学可知,经济改革的根本因素是巩固统治,排除B 项;据所学可知,晋鲁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不是封建化改革,排除 C 项;材料主要说明经济改革对土地的作用不是对王权的作用,排除 D 项。3.(2019·内蒙古包头二模)下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由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的缓和B.田庄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C.个体农户精耕细作的特点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现象解析:选 C 由图可知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体现,故选 C 项;人地矛盾出现在明清时期,排除 A 项;田庄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排除 B 项;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具有雇佣关系,排除 D 项。4.(2019·安徽黄山二模)汉赋《蓝赋》记载:“余就医偃师,道经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织物染料作物)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植。”据此可推断汉代( )A.农业地位的下降B.民间纺织业渐成规模C.商品经济的发达D.农业专业化现象开始出现解析:选 B 材料“此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