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VIP免费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1/15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2/15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3/15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一年级历史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 5.6 亿亩、8.5 亿亩、11—12 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A. 源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B. 体现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C. 反映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D. 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明清时期,因为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多去开垦“瘠卤沙冈”,“陡绝之地”的耕地,而不是致力于去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以增加已有耕地的产量。因此,不存在由于引进新品种而增加土地,A 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与开垦“边际之地”无关,所以 B 项错误;大量土地的开垦正是说明人口增加导致粮食不足,体现出人地矛盾的尖锐,所以 C 项正确;确实会导致水土流失,但是在精耕细作之下,影响不大,所以 D 项错误。点睛: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业生产效率较为低下,自给自足的特征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因此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开荒一条路,因此大量“边际之地”的出现正是反映出人地矛盾的尖锐。2. 麻曾经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这是由于A. 政府控制手工业的发展 B. 自然经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冲击C. 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D. 资本主义萌芽使丝织业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从而使麻的地位下降,故 C 项正确;B 项与明代的时间不符,排除;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 A 项错误;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宋代棉花传入中国,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以及棉织品的优点,使棉布逐步替代麻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来源。3. 盛泽镇,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A. 明清工商业市镇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川省简阳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