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检测(一)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选 A 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 A 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秦朝时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B 项错误,排除;C 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排除 D 项。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礼崩乐坏解析:选 B 中央集权到秦朝才正式确立,A 项排除;根据题干中的“‘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再结合春秋战国的时间,可知是维护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 B 项正确;题干没涉及分封制,C 项排除;材料以条约、家庭为内容,并未涉及礼乐制度,D 项排除。3.(2019·徐州一中检测)学者徐增阳在《流动与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C.中央集权意识 D.民族传统美德解析:选 B 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合,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故 B 项正确;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宗法制虽然消亡,但这种“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却延续下来,A 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信息未体现中央集权意识,故 C 项错误;民族传统美德说法错误,故 D 项错误。4.(2019·扬州中学质检)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 )A.职位世袭的权力 B.建立武装的权力C.行政管理的权力 D.设置官员的权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