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 2020-2021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 6 页,共 100 分,考试 时间为 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选择题(共 32 道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1.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王、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等五方面意见。若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这表明商朝 A.行政机构已相对完备B.政治带有神秘色彩C.商王的权力十分有限D.民主决策已成定制*2.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自主权。西周则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派亲族、姻亲和功臣到新占领区建立诸侯国,确立其天下共主的地位。 这说明西周A.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B.已形成大一统局面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开始出现3.商周社交礼仪有“六挚”之说:“王执皮帛(鹿皮束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驚.工商执鸡。”这反映了商周时期A.礼物品种多样B.疆域面积扩大C.社交活动频繁D.等级制度明显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其负责的官员。”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皇帝制度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行省制5.公元前 220 年起,秦朝陆续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一条从咸阳直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 驰道宽50 步,车轨宽 6 尺。驰道的修建A.推动国家走向统一B.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治理C.有效扩展秦朝疆域D.维护了秦朝统治的长治久安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三十多年后,汉初的 20 个诸侯国,除 6 国未分封外,其余 14 国封侯者已达 165 人。这说明推恩令的实行A.导致了地方管理的混乱B.分化削弱了各诸侯国势力C.耗费时间长效果不显著D.得到各诸侯王的大力拥护7.据史书记载,汉初出现“极权丞相”现象,皇帝见丞相时,要起立行礼,“丞相有病,皇帝亲至问病,从西门进入”。为改变此局面,汉武帝A.设置刺史B.颁布推恩令C.建立三公九卿制D.设立中外朝制度8.唐代所有以皇帝诏敕形式颁布的政府法令,既须皇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并经政事堂盖印,否则便不具有合法性。这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