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1.《论衡》中提到:“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人定胜天”的思想 B.“精耕细作”的特点C.“不误农时”的思想 D.“靠天吃饭”的观念2.“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 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赵州桥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是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耧车4.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C.上层建筑的变化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自耕小农衰退 C.土地兼并缓和 D.流民问题严重6.《礼记·典礼》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文字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的性质是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7.康熙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8.“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9.“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形成区域性大商帮C. 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D.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0.“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有可能出现在A.汉朝 B.南北朝C.唐朝 D. 宋朝11.有学者认为,18 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B.积极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