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天(硫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 S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单质 S 及 H2S 的简单性质。2.掌握 SO2的性质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3.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及 SO42-的检验。【本日作业】一、选择题(共 8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硫难溶于水,易溶于 CS2,在自然界中硫元素全部是以化合态存在B.单质硫在少量 O2中燃烧生成 SO2,过量 O2中燃烧生成 SO3C.H2S 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在腐败的鱼、肉中及阴沟、粪池中均能产生D.向 Na2S 溶液中加稀硝酸,可以制得 H2S 气体2.下列溶液中通入 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 )A.Ba(OH)2 B.Ba(NO3)2 C.Na2S D.NaCl3.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 SO2和 CO2气体的是 ( )① 澄清石灰水 ② H2S 溶液 ③酸性 KMnO4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 B.②③④C.除①以外 D.全部4.FeS2的结构类似于 Na2O2,是一种过硫化物,与酸反应时生成 H2S2,H2S2易分解。实验室用稀硫酸与 FeS2颗粒混合,则反应完毕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H2S B.S C.FeS D.FeSO45.向 50 mL 18 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 H2SO4为 ( )A.小于 0.45 mol B.等于 0.45 molC.在 0.45 mol 和 0.90 mol 之间 D.大于 0.90 mol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甲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乙。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仍有未溶解的黑色固体丙。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丙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 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甲是 CuSO4B.加 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 BaSO3C.白色固体甲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乙中可能含有 CuOD.白色固体甲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乙中含元素 Cu、S★7.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大致相符合的是 ( )A.①表示 NaHSO3固体加入硝酸溶液中 B.②表示 H2S 气体通入氯水中C.③表示稀 H2SO4逐滴加入 Ba(OH)2溶液中 D.④表示足量的 Fe 与浓 H2SO4共热8.有一瓶 Na2SO3溶液,由于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