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 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3.商朝的王位继承,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说法。这一继承制度(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使政权趋向严密 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易导致权力纷争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5.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下列有利于周统治“最长久”的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 .禅让制 D.宗法制6.周初先后分封了 71 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 15 人,姬姓立国者 40 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等级 B.血缘 C.嫡长子继承 D.世袭7.下列制度与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相关联的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8.在观看古装戏时你会经常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从理论上讲这一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A 秦始皇 B 汉高祖 C 汉武帝 D 周武王9.秦朝时期,”西南夷”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标志是A.嬴政攻灭东方六国 B 秦军平定岭南地区C 蒙恬率军击败匈奴 D 秦朝开辟“五尺道”10.《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在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分封制的实行 C.宗法制的实行 D.王位世袭制开始11.“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A 丞相制度 B 察举制度 C 刺史制度 D 皇帝制度12.《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郡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13.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由此可见,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