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距离问题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已知 A、B 两地的距离为 10 km,B、C 两地的距离为 20 km,现测得∠ABC=120°,则 A、C 两地的距离为( D )A.10 km B. kmC.10 km D.10 km[解析] 在△ABC 中,AB=10,BC=20,∠ABC=120°,则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ABC=100+400-2×10×20cos120°=100+400-2×10×20×(-)=700,∴AC=10,即 A、C 两地的距离为 10 km.2.如图,在河岸 AC 测量河的宽度 BC,测量下列四组数据,较适宜的是( D )A.γ,c,α B.b,c,αC.c,α,β D.b,α,γ[解析] 本题中 a、c、β 这三个量不易直接测量,故选 D.3.如图,从气球 A 测得济南全运会东荷、西柳两场馆 B,C 的俯角分别为 α,β,此时气球的高度为 h(A,B,C 在同一铅垂面内),则两个场馆 B,C 间的距离为( B )A. B.C. D.[解析] 在 Rt△ADC 中,AC=,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 BC==.4.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 10 n mlie 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 60°方向上,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75°方向上,则这艘船的速度是每小时( C )A.5 n mlie B.5 n mlieC.10 n mlie D.10 n mlie[解析] 如图,依题意有∠BAC=60°,∠BAD=75°,∴∠CAD=∠CDA=15°,从而 CD=CA=10,1在 Rt△ABC 中,求得 AB=5,∴这艘船的速度是=10(n mlie/h).5.某人向正东方向走了 x km 后,向右转 150°,然后朝新方向走 3 km,结果他恰好离出发地 km,那么 x 的值为( C )A. B.2C.或 2 D.5[解析] 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由题意得()2=32+x2-2×3xcos30°,解得 x=或 2,故选 C.6.(2019·舟山高二检测)一艘客船上午 9∶30 在 A 处测得灯塔 S 在它的北偏东 30°方向上,之后它以每小时 32 海里的速度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 10∶00 到达 B 处,此时测得船与灯塔 S 相距 8 海里,则灯塔 S 在 B 处的( C )A.北偏东 75°B.东偏南 75°C.北偏东 75°或东偏南 75°D.以上方位都不对[解析] 由题可知 AB=32×=16,BS=8,A=30°,在△ABS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S==.∴S=45°或 135°,∴B=105°或 15°.∴即灯塔 S 在 B 处的北偏东 75°或东偏南 75°.二、填空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