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 10 月调研考试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题 2 分,共 70 分)1.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最有可能看到的早期中国人类生活场景是A. 半坡氏族出现水稻种植B. 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大规模祭坛和神庙C.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中已产生养蚕缫丝技术 D. 良渚文化与红山文化出现贫富分化2、《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C.世袭制 D.宗法制3、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了A.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C.血缘与政治相结合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4、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 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5、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是一种政治隶属关系C.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D.体现政权与族权的相结合6.西周时期出现“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春秋战国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表明A.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B.小农经济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模式C.土地制度由国有制演变为地主私有制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7、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A.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相互学习、思潮趋一C.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诸侯争霸、礼崩乐坏8、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① 克己复礼②提出“有教无类” ③ 兴办私学④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9.春秋战国时期狼烟四起,诸侯争霸。但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① 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② 各国君主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③“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④ 铁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