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的意见...六XX县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实施生态建县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农村传统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建设绿色、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县文明委决定在全县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活动。现制定意见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农村全面发展这个中心,以改造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发展为目标,着眼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优化,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塑造绿色、文明、富裕的新农村。二、目标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村,要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目标,具体做好“六化”工作。一是硬化,推动农村道路硬化,确保农民生产生活出行方便;二是绿化,按照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大力开展道路两旁、房前屋后、村庄四周植树种花种草活动,实现村镇在林中、房屋在树中、人居在绿中的目标;三是净化、美化,大力推行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改排水沟,实行畜禽圈养,引导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大力整治村容街貌,健全落实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四是亮化,在村内主要街道及活动场所安装路灯;五是文化化,积极搞好村文化大院、文明宣传街等文体娱乐宣传设施的规划、建设和利用,大力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进农家”、“三讲一树”等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创建活动,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改善农民精神面貌。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工作中要做到三个结合。第1页共5页一是要与发展生态经济相结合。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村创建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和引导农民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要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科学使用农药和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逐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不断提高土地生态效益;要引导农民搞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强农村工业小区建设与管理,引导农村个体加工业向小区聚集,严格控制发展污染企业,加强污染源治理,确保工业生产生态、安全。二是要与优化生态环境相结合。优化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村的主体内容,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环境治理,为农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小城镇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各乡镇要制定出长远科学的城镇规划,逐乡镇、逐村庄搞好设计,制定优惠措施,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扩大小城镇的规模。规划建设力求道路、房屋、文体场所、花草树木布局合理,体现地方特色。道路建设要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开展,实现乡村主干道全部硬化,通村道路、镇村主要街道路面要覆油或建成水泥路面,完善排水设施,次要道路要上等级,有条件的村镇主干道要安装路灯和护栏,实现道路的亮化和安全化。要以净化、绿化、美化为目标,标本兼治,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程。净化工作,要彻底治理农村“三大堆”和污水乱流、家禽乱放养的现象,抓好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改排水沟工作,做到垃圾定点堆放,禽畜圈养,屋内外干净整洁;彻底治理影响观瞻的建筑及附着物,村庄建设整体达到协调、整齐、安全、美观;健全落实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村容村貌常年整洁卫生。绿化、美化工作,要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植树种花活动,在村庄内外植树养花种草,实现庭院内外有花草、村落周围有林带;在境内沿路,特别是沿省道XX县区道两侧的城镇乡村,搞好道路两侧的绿化,建设“绿色长廊”;在其它地方,广泛开展植绿种绿活动,并加大白色污第2页共5页染和石材污染的治理力度。同时,坚决制止破坏绿色生态、乱砍乱伐的毁林行为发生,保护野生动物,构建具有六安风光特色、结构合理的绿色体系,营造绿色生态景观。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