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优秀教学设计VIP免费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1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教学案设计班级姓名教学内容第 16 课主题两次鸦片战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认识到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形势。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把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及影响。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认识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认识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分析“师夷”与“制夷”的关系,理解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时空观念掌握 19 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到全新格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 年签订《南京条约》1856〜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两次鸦片战争进程,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性质与意义;明确历史解释探究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政治、经济、车事、外交状况的差异,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 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渗透豕国情怀感悟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教材分析重点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认识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学情分析2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自主学习归纳提升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 分钟)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一、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 世界一一资本主义不断发展(1)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2)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掌握着的霸权。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2. 中国一一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1)政治:统治仍很顽固。(2)经济:自给自足的是主要的生产方式。(3)科技:非常落后。⑷ 军事: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5)社会矛盾: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知识问题化一一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合作探究一】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wxg+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