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一章机械运动第 1 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教学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教学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测长度工具:直尺、皮卷尺、折尺、游码标尺、螺旋测微仪等计时工具: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秒表等【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一、情境创设课件展示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日冕图片让学生感知各种计时工具和长度的测量工具,介绍各种工具的发展变化(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身边的事物)观看图片思考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长度的测量学生阅读课文后,边提问边归纳长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讨论、交流、发言,观看课件视频2/6播放多媒体课件刻度尺的使用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物理讨论回答拿着刻度尺,边观察边说出量程和分度值。测量课本的长、宽、厚,同桌交流测量结果。交流讨论测出一页纸的厚度,测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总结。大师:长度的单位”)让学生列举测量长度的工具(设计意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设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获得真理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认识游码标尺、螺旋测微仪的结构原理和精确性讲解:(1)使用前做到“三看”(见附件 1)(2)使用时做到“五会”(见附件 2)提出问题:(1)怎样测出一张纸的厚度?(2)怎样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引导学生归纳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见附件 3)(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用辅助工具的能力,拓展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测量方法。)(二)时间的测量让学生观察沙漏的演示实验后提出问题:沙漏除了观赏3/6(三)误差外,还能有其他的作用吗?阅读、讨论。根据所列举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古代人和现代人所使用的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变化及方法上的差异。(设计意图:培养发散性思维、合作交流能力、比较归纳能力。)(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视频演示:时间的测量”)教师归纳时间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秒”的由来。(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实验,熟练掌握秒表的使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