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一、选题的缘由《数学课程标准》 强调:“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要关注课外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正确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不够,即使有,也往往局限于现成习题的改变和筛选,缺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作业的设计、使用以及评价, 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作业的职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要完成这个任务,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内外作业,合理布置。由于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课外作业有如下现状: 数量一样多, 是当前数学课外作业最突出的现象之一,不管是高年级,中年级,还是低年级,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所有学生的作业一样多;要求一个准,没有变式;内容照搬,要么是课后的习题, 要么是当地教育部门允许的配套练习册,要么是老师自己找的练习题;另外,作业的形式也单一,有的老师怕麻烦,把一些调查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都删去,练习的是机械性的重复性的作业,长此以往,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内地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在外打工, 接触子女的时间很少, 对孩子关照少, 而在家监护孩子的绝大多数是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老人, 他们整天忙于田间的农活, 连起码的监督作用都没有起到。我在两所农村小学分别选了两个班做了一个调查。学校班级人数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人有文化的监护人无文化的任 家 中 心 校 四年级一班48 9 12 27 义 兴 小 学 四 年级一班45 6 8 31 长期以往 , 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比如马马虎虎地做,字迹潦草,错误率高,不认真思考。 早上到校抄同学的答案等。因此,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 使教师对新课改视野下数学课外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 好的课外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又是有益的补充,从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