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环境保护纠纷调解工作意见与环境保护部门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心得体会(二)汇编环境保护纠纷调解工作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进展观为指导,围绕当前“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通过推动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联调联动优势,及时有效化解环境保护纠纷,协同推动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努力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为构建“平安”做出积极贡献。二、组织机构和工作内容(一)建立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县司法局联合县环保局指导设立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名称为:“县人民调解委员会驻环保局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工作室设在县环保局内,设主任 1 名,选聘人民调解员若干名。各乡镇(街道)环保所设立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小组。(二)明确工作内容1、工作职责:调解环境保护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掌握环境保护纠纷新情况、新问题,讨论预防和处置的新方法;了解掌握环保矛盾纠纷动态,及时报送信息,向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与建议。2、工作范围:调解经环保部门认定,因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调解未违反国家或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但客观上存在污染影响所引发的纠纷;调解因环境污染引发的民间纠纷。三、基本原则第 1 页 共 7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坚持依法依规。坚持当事人自愿平等、遵守法律法规政策、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基本原则开展调解工作,做到程序合法,运作法律规范。(二)坚持协同推动。要正确把握人民调解民间性、群众自治性的属性,坚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环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三)坚持便民利民。本着以人为本、群从利益无小事和无偿服务的原则开展环境保护纠纷调解工作。四、环境污染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分工、程序与机制(一)调解工作分工和程序1、受理。依污染纠纷当事人申请受理调解,当事人没有申请的也可以主动调解,但当事人表示异议的除外。当事人申请调解纠纷,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受理调解纠纷应当登记。2、指定调解主持人。工作室调解纠纷,应当指定一名人民调解员为调解主持人,遇重大复杂或根据需要可以指定若干人民调解员参加调解。3、调解准备。调解主持人分别向纠纷双方当事人询问纠纷事实和情节,了解双方的要求及其理由,必要时要向有关单位收集资料、核实情况,做好调解前的准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