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柳叶儿宋学孟 学习目标•“ 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 涵;今天的幸福。•生动描写的方法。•一些语句饱含的感情。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字词2、文章内容3、课文思路 嚼 捋 逞能 噌噌 嚷 唾沫兀地 攥 茬 文章内容: 这篇叙事散文写的是在严重饥荒的岁月,我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故事。课文思路:“ 恋柳叶—抢柳叶—吃柳叶—赞柳叶 挑读课文 合作探究1 、柳叶是什么形状?什么味道?2 既然“苦中带涩”,作者为什么还要细细品尝?作者对柳叶儿有特殊感情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吃柳叶儿救命,其他的不行么?4 、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讨论讨论:“乐”在何处?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引导学生分析这乐背后之苦,补充介绍时代背景) 形状:细卷儿、在阳光里慢慢舒展;味道:苦中带涩 柳叶儿曾经救过我的命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 “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 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上世纪50 年代末期到 60 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着困难时期。由于刚建国不久,国力薄弱,再加上外国的经济封锁,主要是苏联的逼债,国内政治上的浮夸风,还有旱涝等自然灾害,致使全国人民面临极端困难的艰苦时代,每人每个月发一定的粮票、肉票等等,不可以多吃也不可以多用,农民的生活更是艰苦,他们的消耗的体力大,供应的更不够吃,只好…… 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二“乐”是抢柳叶儿的情景。三“乐”是吃柳叶儿。 “ 乐”是实写,因为那时的“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但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是何等苦涩啊。 挑选喜欢的段落、句子或词语,大声朗读并作简要评析 完成探究练习二 第 8 段:得意洋洋 心里美滋滋(心理描写)第 10 段:小河边,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诗情画意。(景物描写)第 11 段:想像太阳是肉做的鲜红的大樱桃(比喻)第 12 段:吃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