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记承天寺夜游》新教学设计VIP免费

《记承天寺夜游》新教学设计_第1页
1/5
《记承天寺夜游》新教学设计_第2页
2/5
《记承天寺夜游》新教学设计_第3页
3/5
初中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惠东中学初中部 授课者:周玉英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培养语感,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难点: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联想导入师:同学们,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春江的流水,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怨妇的罗衫。回忆我们所学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示例: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出示本课标题、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1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欣赏景物描写的句子,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三、作者、作品简介1.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 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对比联想:唐宋八大家有关文学常识)(小检测:限时 1 分钟记忆积累) (1)、苏轼(1037-1101): ( )(朝代) 文学家、书画家,其号为: ( )。 ( 2 )、唐宋八大家是: ( ) 、柳宗元 、 ( ) 、王安石、曾巩、( )苏轼、苏辙。 2.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 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3、写作背景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新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